你是“假性失眠”吗?

你是“假性失眠”吗?

睡眠主观的内源性心理机制。此词的含义,是一种主观感受,如在睡眠正常状态下,误解自己的睡眠不佳以致心理不安,主要问题说不定是白天睡太多所致。这是一种“假性失眠”,心理影响睡眠,其实并没有失眠,只要按人的生理时钟规律进行睡眠,问题自会解决。

假性失眠,医学上称“主观性睡眠”,这种现象多发生于更年期以后的男女。

常见的认为自己睡眠发生问题的情形如下:

因为其他原因引起身体疲乏、思睡等现象,误以为睡眠已有问题。

有疑心病、妄想症的患者,常觉得自己睡眠有问题。

压力过重,睡觉时有过多的心理活动,造成醒觉的感觉。

有些人本身睡眠需要量较常人多,按正常人的睡眠起居时间感到不满足。

更年期的男女生理心理变化很大,也会引发睡眠问题。

老年人发生生理性睡眠变化,睡眠减少,觉醒增多,期望得如年轻时那样多的睡眠,常将觉醒误认为睡眠出问题。

内源性的问题,有些人与遗传有关。研究者指出,睡眠的时间和体力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,时间和睡觉是由体内固有的“定时器”所控制,这说明必要的睡眠时间是由遗传确定的,虽然后天的习惯也会有一定的影响,但是,就如一个人的长相总是继承父母亲的一样,基因还是起很大作用。因此,要了解自己的情况,不要强求和别人一样,否则,必自陷困境,庸人自扰。

另外,起源于机体内或外没有原因而导致睡眠心理不安的问题有:

心理紧张或其他因素不能入睡,且具有生理基础,如乳房有硬块状,怀疑自己患了乳腺癌。

续发性失眼,起因于神经性睡眠醒觉控制障碍而终生无法获得充足睡眠,觉得痛苦。

原因不明的发作性睡眠疾患,如白天过度嗜睡、猝倒,快速眼动期睡眠瘫痪,睡眠前幻觉等,往往使患者不敢入睡。

继发性嗜睡,以及创伤性嗜睡,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不良影响。

心理疾患。

曾有报告,很少遇到情感性疾患的患者没有睡眠清醒状态的困扰,而且大部分都是抱怨失眠而不是嗜睡。不过里诺兹及史浦利(1985)两人的报告指出,约有15%~20%的忧郁症患者出现嗜睡,而不是失眠,这些人大部分被诊断为双极性情感疾患。另一个研究显示,在抱怨严重失眠的患者中,有21%罹患重郁症(Meliinger,etal.,1985)。

而柯里曼等人(1982)的研究指出,在持续失眠患者中有35%被诊断有精神方面的问题,另一半被诊断为情感性疾患。

福特等人(1989)在一个以小区取样的研究里发现抱怨失眠至少一年的患者,比没有抱怨失眠的人有40倍的几率产生新的重郁症。他们常抱怨半夜醒来睡不着,也抱怨入睡困难。

一般来说,失眠的严重度与忧郁症状成正相关,白天常常抱怨疲倦。

在情感性疾患的双极性患者中常有过度嗜睡情形,患者虽然入睡时间增加,但是仍有抱怨。在躁期或轻躁期时,严重的入睡困难相当显著,整晚通常只有2~3小时的睡眠时间,不过,患者却感到足够。

情感性疾患产生的睡眠障碍有如此高的发生率,临床医师将其归纳为三方面:

一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心理障碍,导致情绪及生理的内在唤醒,进而导致失眠;

二是与睡眠有关的神经生化异常;

三是情感性疾患常会产生睡眠清醒的生物时钟规律异常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相关文章

推荐阅读